有赞微商城可靠吗(有赞微商城开店收费吗)

有赞微商城可靠吗(有赞微商城开店收费吗)

商业史表明,淘金热常常成就为“矿工”提供工具的人。例如,李维·斯特劳斯正是在加州的淘金热鼎盛时期开启他的“蓝色牛仔裤”创新之旅的;再比如,个人计算机时代,虽然是IBM惠普康柏戴尔这些巨头在竞争,但真正的王者却是为它们提供组件的“Wintel”。

在中国新消费这条庞杂而拥挤的赛道上,正上演类似的戏码。今天,不管是新品牌,还是老品牌,都需要数字化工具去落地新零售。而有赞新零售便是这些“淘金人”的赋能者之一。

顺势而变,从社交电商到新零售

2012年,平台电商风头无两,但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流量开始兴起。三位分别来自支付宝、淘宝、麦包包的资深电商人,秉持走向商家、拥抱商家、赋能商家的理念,便从帮电商商家在微信等社交平台沉淀客户,向淘宝引流,从而经营起自有流量开始做起。然而,2013年底,淘宝开始屏蔽来自微信的访问,商家有了在微信自建独立交易系统的需求。有赞抓住机会,推出了核心产品——有赞微商城,自此开始了与商家的社交电商进化之旅。

有赞很快发现,社交电商与平台电商的打法差别较大。有赞COO兼联席总裁浣昉表示:“最初,微商城更像是一个交易和营销的阵地,但商家对微商城的应用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可以说用法有点五花八门。有自媒体、电商品牌用它在微信或者社交媒体里面做生意;也有线下门店,利用微商城把用户聚集到线上,然后促成交易转化。”

2016年,有赞发现,微商城客户70%拥有线下门店,打通线上线下的需求开始凸显。经过一年研发,有赞零售、有赞美业和有赞餐饮于2017年相继推出;2018年,助大品牌连通总部、经销商、门店、导购之间的数据的有赞连锁诞生。至此,有赞初步形成了面向线下门店客群的多套解决方案。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门店商家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大年初三,有赞紧急开会讨论“疫情期间如何帮助商家渡过难关”。整个第一季度,有赞的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努力让“门店的大部分生意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并且使“门店经营信息化和智能化”。

当疫情总体得到控制后,虽有商家视其为权宜之计,但更多品牌发现,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会带来不一样的增量。于是,有赞顺势而为,在2020年底把为应急而生的产品和服务组合整合为一套解决方案,并于2021年5月启用了独立的“番号”,即“有赞新零售”。

零售逻辑的本质之变:“人”成为中心

“新零售”并非新词,首次出现于2016年10月,虽然五年来尚未出现现象级的成功,但作为一种趋势却是共识。因此,对品牌零售业者来说,不是做不做新零售的问题,而是新零售的“庐山真貌”究竟是什么、什么时候着手推进、如何落地的问题。有赞此时入局新零售,显然有对行业变局的系统思考和整体判断。

近几年来,消费者触点实现了“凶猛增长”。除了平台电商,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线下的扫码点单、一物一码、门店海报等,都具有了实现获客、转化、留存的价值。与此同时,平台流量的红利空间日益收窄,获客成本走高。于是,直连消费者(DTC,Direct to Consumer),建立私域流量池,提升消费者运营能力,深挖单客价值,就成为实现新增长的新选项。

有赞意识到,零售逻辑正在发生本质的革命。它不再以品牌商家的“货”或交互的“场”为中心,而是以消费者(“人”)为中心;重点不再是把货“卖出去”,而是要知道“卖给谁”;它要求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企业的流程、商业模式,例如,线上线下的融合,通常是指两类店——电商渠道和线下渠道的融合,但是,如果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就应视其为消费者旅程的两种“用户界面”——在店和离店。

经营消费者成为品牌零售业者的新课题。首先,消费者在哪里,触达就要去哪里,认知、交易、关系应当是一体的、零跳转的;其次,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哪里,营销就要去哪里;第三,要重新定义消费者的角色,除了传统意义的买单者,也可以是合作伙伴,可以是“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所说的“品牌大使”(Brand Ambassador)或消费意见领袖(key opinion consumer,KOC)、分销员,甚至是产品、服务创新的“合伙人”。

先行者的新玩法:实现3大增长

有赞新零售的解决方案是,“3大增长”即全域业绩增长、有效客户增长、客户终身价值(life time value,LTV)增长,来自于全域营销、导购分销、会员运营这“3大增长引擎”,以全域营销能力、私域运营能力、成交转化能力、组织迭代能力这“4大能力”的提升为后盾。

近一年来,有赞与率先尝试新零售的品牌零售商一起摸索,已沉淀出不少经验。

全域营销。首先,要突破门店的物理场域限制,实现门店、商品、导购上云,通过云店实现离店订单(“22时~早9时的订单”)和跨区域、跨店的销售;不仅是既有商品的数字化,还可在相应的分销平台补齐线下门店SKU有限这个短板,既丰富品类,又能为线下导流。其次,小程序商城官网化,实现移动、便捷的DTC。例如,不少商家将新品首发选择在小程序商城同步进行,既测试新品的市场潜力,又可增强会员黏性和购物体验。

导购分销。在传统零售中,导购更多地被视为“成本项”。在新零售中,他们是品牌连接消费者最有效的通路,可作为品牌零售商的大众代言人,以消费者社交网络中的产品专家、穿搭明星、测评能手、答疑客服等角色,连接起成千上万的私域用户池。企业要做的是,赋能导购,开展培训,提供指导和工具。

会员运营。如何把会员信息变成可增值的会员资产?根本方法是服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通过对会员的数字化、云化,对用户精细化分层,据此以有针对性的营销和服务来提升复购增购。例如,农夫山泉以“芝麻管家”的方式,打造了“水+米”“水+周边”等新的营销产品组合,不仅提升了用户连带消费价值,沉淀出了新的用户画像,还降低了二次获客的成本。

激活会员资产,首先要关注首购客群,提升其二次购买率。经验表明,二次购买会大幅提升会员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粘性,单客价值是普通会员的3~5倍;其次,增购、复购,不仅是个人消费更多,还可从单一用户升级到家庭客群;第三,广泛推行付费会员制,筛选高质量用户。当前,异业合作渐成主流营销方法,既可以为付费会员提供更多高权益价值,还可低成本共享私域高价值用户。如何激活?高质量的内容,有温度、充满共情的互动。

在组织层面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互联网公司常见的用户运营部正成为很多企业的一级部门。它的核心角色,是赋能分公司、门店业务的服务商,与门店管理者一起拆解、承担全域增长指标,包括全域GMV、大型营销节点GMV、私域客户数量增长、导购活跃度等。

尝鲜者收获“创新红利”

不少行业和企业加速引入、落地新零售,成效显著。

有赞的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11月,已有6.3万个连锁门店实施了新零售方案,其GMV前三个季度过百亿,同比增长了78.3%,商家累积新增了3138万会员,导购推广成交了43.9亿,同比增长82.9%,有1372位“超级导购”线上推广业绩过百万;门店的付费会员数和储值会员数同比保持1~2倍的增长,会员成交45亿元,同比增长139%;门店的闭店时段共产生超过1400万笔订单,同比增幅68.1%,GMV占比从去年的8%提升到9.4%。

其中,一直走在信息化、数字化前列的鞋服行业,自然也是新零售的先行者。今年上半年,有赞服务的鞋服商家,包括奥康红蜻蜓伊芙丽都市丽人凡客太平鸟等品牌的私域触达粉丝总量便已达1.5亿,会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超过60%,会员用户贡献的整体销售同比增长31%,年均复购次数5次,客单价同比增长68%,单个会员年贡献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5%。

有赞服务的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商家,到2021年8月的交易规模已超2020年全年,会员消费额占整体销售的60%,平均月复购次数超过3次,且闭店场景销售占比为18%,导购员贡献了其中的75%。

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写道,“除非创新立即就能应用,否则它充其量不过是聪明的创意。”这些数字表明,有赞新零售不是“为未来进行的创新”,而是为现在进行的创新。

“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事,没有之一”

在浣昉看来,虽然新零售还远未到竞争驱动阶段,但鉴于数字化商业的进阶速度,等待与观望亦不再可取。

“对于品牌和零售业而言,新零售这件事就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事,没有之一。”浣昉认为,十年之后,市场上会存在更多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品牌公司,不会再有分销。尽管不同类目会稍有差异,但总体来讲,“眼中没有消费者的公司”无法长期生存。因此,这是品牌商和零售商必须要做的变革。

对有赞来说,接下来要做的是,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性和运营节奏,提供更多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对有些行业而言,方案甚至包括上游的供应链。“我们会围绕这个行业里最广泛、最深的服务能力去做构建。”浣昉说。

同时,有赞希望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整合解决方案,将人、货、场三个要素的数字化实现无缝连接、高效协同。易知,有赞需要成为一个更大的开放系统,方能实现线上线下、公域私域、在店离店、前台后台的彻底融合与贯通。

新零售的进步,无疑是“消费者主权”的又一次攻城略地。它所带来的改变,不会局限在前端,一定会传递到后端,引发新的“流程再造”,从而深刻地改变整个商业世界。

邓中华 | 文

邓中华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特约撰稿

本文有删节,原文请参照《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22年1月刊

有赞微商城可靠吗(有赞微商城开店收费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net/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