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播音的料!”“我喜欢这个播音腔。”“口才可以不做主持人浪费了。”高考放榜前后,一条冠以“高考社交系列报道”的短视频版新闻播音,在B站、视频号、小红书各个平台掀起热度。
这条向打听高考分数说拜拜的“正经事儿”告示,以景况己贴合放榜之际诸位高考时扑通扑通的心理节点,配以一本正经的播报样式,引发普遍盛赞共情。
这一视频出自一位播音生之手,广东江门市第一中学的杨展业是它的原创者。在我约访杨展业之前,并不知晓其方才在社交媒体上喜提热门,是我在询问同为广东的考生吴彦宇时,“喜刷刷”各类视频的他,告诉我,“我知道他啊,他上次视频号那个作品挺火的。”
你说如果不是告知我“那个视频号挺火的”,我兴许就错过了这个热议话题的新闻点,予以提取状写。
杨展业所在的江门市,走出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新闻主播胡悦鑫。这是我在得知他来自五邑侨都时,首先翩跹脑际的印记。
而杨展业的炙热初心即是胡悦鑫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这几天,他为了稳录浙传双播还是摸高中传双播,思潮联翩,反侧难眠。
播音中国:给大家说下你的基本情况。
杨展业:我就读于江门市第一中学文科重点班。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广播站站长、班长,因为对文科学习抱有比较大的热情,也曾获得了IEEA国际英语精英赛笔试一等奖,全国第四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全国二等奖等。
艺考报考院校不多,但幸运地获得了中国传媒大学中韩中朝双语播音以及浙江传媒学院中英双语播音的合格证。其中,中韩双播排名全国第十二名,广东省第三名。
我爱好蛮多的,但似乎很多都是“半途而废”了。小时候喜欢画画,学了两三年素描和水粉,然后转学来到了现在的城市就没怎么学了。六年级升初中的时候很喜欢编程,曾自学了一段时间并且上架过一款在线小说阅读创作APP,只运营了一个月,数据还不错。但要上初中了,近视也加深了就结束了。初中学了吉他,但上了高中忙于学习也就不熟练了。高中喜欢上了辩论,代表学校参加了市赛,但很遗憾没进决赛。
播音中国:为什么选择学习艺考?
杨展业:1、在播音主持中找到自信心。我曾经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小男孩(虽然但是,现在也还有点社恐),小学的时候,进校门后和老师打招呼会有小卡片奖励,我每次都不敢要,和别人说话也总是小声小气的。
但在初中开学的一个偶然的机会,班主任陈老师发现我读书特别有感情,于是便让我代表班级在国旗下讲话。这次虽然非常紧张,但也算是顺利完成了任务。我觉得我总是幸运的,刚好音乐老师在找体育节的主持人,觉得我很不错,便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主持。在学校和校外一次次的主持、演讲比赛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自信,而且深深地爱上了有声表达,这也算是我的艺考之旅的启蒙。
2、我觉得“说话好听”真酷,这里面包含了两个层次,一个是对语音而言,一个是对表达而言。无论是康辉老师的“播音腔”,还是何炅老师的“高情商”,抑或邹韵老师双语播音的“强气场”,都让我深深着迷,并励志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播音中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杨展业:其实中途有犹豫过、想放弃艺考的,因为真正开始接触艺考后才发现身边的人都很优秀、外形条件都很好,而我没有身高优势、外貌也不出众,会容易陷入焦虑。
大概在五月份的时候,我还和机构老师说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学下去。我的“中传东北女老师”也给了我很中肯的建议,她说我的专业条件不错、不要太在意外貌,但因为我文化一直都不错,不能帮我做决定,让我自己尽早确定走文化还是走艺术。
我好几次问自己,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在反复的思考下,最终还是选择坚持内心所爱,因为选择热爱才是活着的意义。如果大家也有这样的疑惑,可以问问自己是否真的热爱,是否可以为了这个专业竭尽所能。
专业上的话,就是讲即评的时候容易去想一些高大上的遣词造句,而不是脚踏实地地去分析问题,没有讲人话。但在经过国庆的魔鬼即评训练和考前每天的训练下有了进步,所以学弟学妹们遇到专业上的问题也不用太着急,一步一个脚印,多虚心和老师同学学习,如果坚定了选择就少点焦虑,问题总会被解决的。
播音中国:拿到中传浙传双语合格证的原因?
杨展业:①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考试时自信大方地向考官展现自己。
很多人觉得即兴口语表达很难,更别说是英语的即兴口语表达,但其实很多内容都是能在考试前做好准备的。在这个前提下只需要和考官自信大方地展示就可以了。
②老师和自己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为了录制中传的考试内容,老师一个个酒店试,帮我们挑选了录制效果最好的酒店,老师和我从早到晚连续录制了48个小时,中途只睡了三个多小时,只为了搞定每一个细节、不留遗憾。
③注意细节,多和别人学习。
考浙传三试那会儿,我突然发现机构一个同学的艺考视频眼神太优秀了,和平时根本不一样。而我再看看我之前的视频,眼神都没有交流的意识,看起来呆呆的。于是便反复琢磨他的视频,把这个小细节给改了过来。
作者 | 杨竣博
责编 | 孙晓宁 美编 | 王伟民 总编 | 陈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net/1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