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其一的诗意和注释(悯农其一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悯农其一的诗意和注释(悯农其一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上面这首悯农是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必背的一首古诗,老师和家长也常常用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育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要浪费

但如果你真的认为这首诗能历经千年的沉淀,经过重重“艰难险阻”,入选小学课本,为我们每个人去铭记和传诵仅仅是由于它教会了我们去珍惜粮食的道理,那格局是真的小了。

这首诗的题目是悯农,是一首沉重的诗。“悯”就是悲悯、可怜的意思。“农”是农夫、农民。

我们从小就在背这首诗,却并未从中读出农民的悲惨,什么题目却叫《悯农》呢?

要解答上面的疑问,我们需要把这首诗读完。

其实李绅写了两首《悯农》,我们耳熟能详的是悯农(其二),而悯农(其一)表达的主题要沉重很多。

悯农其一的诗意和注释(悯农其一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

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下一颗种子,秋天就能收获“万颗子”。从“一”到“万”,表面是在写谷物的生长,可实际是想说由于农民精心照顾谷物,辛勤地劳动,才有了从“一”到“万”的惊人突破,作者是在赞扬农民伟大的创造力。

后两句:“四海”即各个地方,平原、高原、山坡等地方的田里面都种有植物,都有农民在辛勤地工作,但仍然有农夫会饿死。

最后一句与前几句诗非常矛盾,为什么农民一直在辛勤地劳作,也收获了很多粮食,结局却这样悲惨。

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不是天灾的原因,那就和“人祸”息息相关了。

古代的社会制度,社会分配及其不合理,农民辛苦所得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需要上交官府,自己只能留下极其微小的一部分,甚至有时候都不足以果腹,最后很多农民只能活活饿死。

读完另一首诗后,我们可以做知道这两首表达的感情是一脉相承的。

农民为了获得“万颗子”需要在烈日下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对应“四海无闲田”,两个画面一小一大,告诉我们农民耕耘的辛苦。

最后两句作者在质问所有人,你知不知道盘中的每一粒粮食包含着多少辛苦!作者说得很沉重,甚至还带着愤怒。

悯农其一的诗意和注释(悯农其一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更是启迪我们要思考社会,要悲悯农夫,要放眼看一看社会的不合理制度,要反思自己,也要反思社会。

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要节约粮食,更要观察社会中的不公现象和不合理制度,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去改善社会,从而形成更加合理的制度,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生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net/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