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字】“而”部
而、侕、?(女而)、?(口而)、?(言而)、聏、髵、胹、?(扌而)、?(疒而)、
袻、(瓦而)、輀、
洏、(火而)、陑、峏、
荋、栭、鮞(鲕)、
?(丸而)、(一/口/内/巾/*而)、(而/而)、糥、
(而刂)、鴯(鸸)、耍、恧、?(而/火):
一、字源字形:

注:图片摘自网络。
二、含 义:
而(ér):
甲骨文、金文、说文小篆和六书通1字形为,本义:大男人的胡须(颊毛和胡子)。
六书通2字形为,表示:某些草的根须。
胡须、根须,表示:柔软;柔弱。柔和。
胡须、根须,表示:众多。
胡须、根须,表示:不正;不平直。
胡须,表示:下垂。
胡须或根须连成一片。表示:相连;连接;连续。引申为:连词,语助词等。
长胡须的男人,表明长大了,有能力了。表示:才能。能够。
以下为“而”的孳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1.侕(ér):众多。众多貌。(注:即像胡须。)
2.?(女而)(ér):媚也。(注:即柔弱。)
3.?(口而)(ér):吻也。或作咡。(注:即吻时触及胡须。)
4.?(言而)(ná):言不正。(注:即像胡须似的不正直。)
5.聏:1.(ér)。1.1 调和。1.2 毛多。(注:即像胡须。)2.(nǜ)。古同“恧”,羞愧。
6.髵(ér):〔髬(pī)髵〕颊毛也。《注》今俗別作髵。《玉篇》多毛貌。亦作耏。
7.胹(ér):1.煮熟。2.烂熟。(注:即柔软。)
8.?(扌而)(ér):《博雅》拄(zhǔ)也。(注:即人柔软了,要用拐杖支撑。)
9.?(疒而)(nái):疾病。(注:即估计为软病。)
10.袻(ér):衣绉(zhòu)。(注:即不平直。)
11.(瓦而)(ér):瓦也。
12.輀(ér):古代运棺材的车。
13.洏(ér):1.煮熟。2.〔涟洏〕形容泪流不止的样子。3.不凉不热的水。(注:即柔和;柔软。)
14.(火而)(ér):煮熟也。(注:即柔软。)
15.陑(ér):古地名。
16.峏(ér):山名。
17.荋(ér):草多叶的样子。草多貌。(注:即像胡须。)
18.栭(ér):1.柱顶上支承梁的方木。(注:即连接。)2.木耳,枯木上生的菌类植物。(注:即柔软。)3.茅栗。(注:即壳上的毛刺像根须一样多。)
19.鮞(鲕)(ér):1.鱼苗;小鱼。2.古书上说的一种鱼。(注:即像草的根须。)
20.?(丸而)(ér):丸之熟也。(注:即柔软。)
21.(一/口/内/巾/*而)(ér):籀文胹字。
22.(而/而)(xū):联系。(注:即像胡须或草的根须似的连在一起。)
23.糥(nuò):古同“糯”。《字汇》俗糯字。(注:即柔软。)
24.(而刂)(nài):同“耐”。
25.鴯(鸸)(ér):〔鸸鹋(miáo)〕鸟,似鸵鸟,嘴短扁,羽毛灰色或褐色,有三个趾,善于奔跑,不能飞翔。生活在大洋洲森林中。(注:即翅膀柔弱的鸟。)
26.耍(shuǎ):1.游戏。2.玩弄,戏弄。3.舞动,施展。盖谓用颊毛戏弄女子。本义:戏耍。一般指不正当的行为。(注:即用胡须戏弄女性。)
27.恧(nǜ):惭愧。(注:即心因柔弱(不正直)而惭愧。)
28.?(而/火):1.(ruǎn)。耎字之讹。2.(nuǎn)。缩也。(注:即火烧胡须,胡须立即萎缩了。)
说明:我的汉字解释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不适合中小学生们收看收听。但通过了浙江省版权局的版权登记,是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
厉明忠 原创
这是##(2022-06-19 18:44:49)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net/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