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献出生命的郑伯姬友,是周幽王姬宫涅的叔父。
郑伯之子姬掘突继任了郑国国君,史称郑武公。
郑武公趁周平王东迁洛邑,吞并了东虢及鄶地,也迁都到新郑。
郑武公迎娶了申国的女子为妻,名叫武姜。
这期间,郑武公在荥阳南部建立了京城,在制邑(今河南汜水县)设立关卡,国势日盛。
武姜给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寤生,幼子叫段。

那是公元前757年的一天,武姜在睡梦中突然要生产,忙弄了一阵后,男婴足先出,头后出,十分难产,情况危急,差点要了卿命。
武姜于是不喜欢这个讨债冤家,取名寤生。
武姜再生了老二段,眉清目秀,便将所有宠爱全部给了这个幼子。
寤生是长子,郑武公立为继承人。武姜多次向郑武公力推段继承,无奈郑武公就是不同意废长立幼。
但郑武公对武姜慈爱幼子之心还是理解的,为了安慰她,将共城(今河南辉县)作为段的封地,称做共叔段。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死,寤生不过十三岁,即位为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
又过了几年,武姜见共叔段长大成人,便向庄公提出要把制邑封给共叔。庄公不同意。
武姜又提出把京城(今河南荥阳)封给共叔。庄公沉默了,和群臣商议再决定。

当天,郑庄公召见了祭仲商议此事。
祭钟说:国都城墙周围长度超过三百丈,就会给国家带来祸害,先王制定制度,大的城邑的城墙,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城墙,不超过五分之一,小城邑城墙,不超过九分之一。京城的城墙面积不适合分封给共叔,也违背了祖制。
郑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有什么办法?
祭仲说:就是把京城封给了段,她还是不满足,共叔也是个不肯屈居人下的,还是早想办法,不要让祸根蔓延,何况还是你母亲的爱子呢。
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郑庄公把京城封给了共叔段。共叔段被称为京城大叔。
共叔段到了京城,命令郑国西部和北部的地方官服从自己。
郑庄公找来公子吕商议。
公子吕说:国家不忍受政出多门,你要把君位让给太叔,我就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动摇民心。
郑庄公说:用不着担心,他会自食恶果。
共叔段又收取部分封地,扩大到了廪延(今河南延津)。

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势力一大,将会争得民心的。
郑庄公牢牢地控制局面,说:不正义一方,不能号令百姓,势力虽大,反而会崩溃。
共叔段修缮城郭,储备粮草,补充了武器装备,充实了步兵、车兵,准备袭击郑国都城。
武姜准备作内应打开城门。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控制舆论后,终于动手了,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城。

京城的人反对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地,郑庄公又杀到鄢地,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不得不逃回自己的封地共国。

逃回封地的共叔段,眼见郑国军队杀过来,便拔剑自杀了。

《春秋》史官记载:郑伯克段于鄢。
一个“克”字,包涵了复杂的感情:共叔段所作所为毫无兄弟情谊,郑伯身为哥哥,也没有尽到教诲的责任;郑伯和共叔段的武装冲突,更像是两个国君的打仗。

郑庄公将母亲武姜安置在颍城,并发下毒誓: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话说出口,郑庄公便后悔起来。

颍考叔是郑国颍谷(今河南登封县西)镇守边疆的官员,听说郑庄公的誓言,向国君献礼。

郑庄公赐他食物。
颍考叔吃的时候,把肉留下不吃。

郑庄公问他为什么。颍考叔说,他要把国君赏赐的肉带给母亲吃。
郑庄公感慨地说:你有母亲可送,我却没有!
颍考叔说:您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如果挖地见到泉水,在隧道里面相见,那有谁说不对呢?

郑庄公一听茅塞顿开。
郑庄公与母亲武美在隧道里相见,终于与母亲和好如初。

武姜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十分奇葩,只教了两个儿子的孝道,却没有教会两个儿子兄弟友爱,最终因偏爱小儿子而导致其被杀。
共叔段在武姜的纵容下,野心膨胀,打算谋朝篡位。
郑庄公富有权谋,精于算计,所有一切,都在他的掌控当中,他并不采取正面教育,处心积虑让弟弟走上反叛之路,然后抓住把柄,逼得共叔段失败自刎而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net/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