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好书分享】——《人文主义》
《白百》【日】原研哉(黄悦生译)

十年前,作者出过一本不厚的小册子《白》,来谈论一种感受。当时谈了三个主题:白,纸,空。
十年后,作者具象于100个现象实践来继续深聊“白”这个概念。
作者说“白”不是一种颜色,也不是一种实体,“白”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中,只能用语言试图去描述接近“白”的印象。
别问作者“白”到底是什么。
我们也许应该打破喜欢给事物命名、下定义的习惯,这样会窄化和限制住我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这其中我挑几个一看上去就感兴趣的“具象”:
骨、乳、纸、雪、石灰漆、墙壁、羊、盐原、纸拉门、盒子、白瓷、蛋、白桃、萝卜、珍珠、沙、晾衣服、波浪、肤色、外行、棉、挂面、豆腐、皱纹、云、花、夏天、脚底、光亮、月亮、节奏、正方形、清扫……
之所以挑这些,是因为这些事物我也能展开想象,我先在脑海中想象一遍,再去读书中的文字,感受一下大师的脑袋和我的有什么不同,也给阅读增添一番乐趣。
我很喜欢他的一个比喻:像剥花生一样对“白”进行探索,剥去纷繁现象的外壳,努力探寻起深层精髓。这本书就是那些堆积起来的花生外壳。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装帧,简约的体现出了白,封面和字体设计带感,就连用纸也比一般的纸白。
关于“白”这团迷雾,就靠阅读展开想象去细细品味吧。

文摘:
我每周写一篇,这速度就像在慢悠悠地蹬着自行车,不知不觉就写了一百篇。在这期间,我仿佛置身于受到各种感觉冲击的、战场般的设计现场 以至于我的构思和文体都摇摆不定 然而,与“白”共处的时间 又像是祷告的时间。
写这本书,需要场所。而且,要让我持续写下去,还需要设定交稿期限——我的意志力并不坚忍,无法在没人催促的状态下写完一百篇。在这里 我要感谢给我这次尝试提供场所的“读买在线”网站。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net/14021.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net/1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