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下心读完 · 文后有福利
钱源于事,事源于人,人源于性;人性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事件,事件决定金钱;这是一个隐形循环价值链,因果相袭,永恒不断。手段并无好恶,只有高低。获取金钱不能是直线思维,凡是直接奔金钱去的人,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其实,你才是自己最大的资本,赚钱不但要学会转化的智慧,还要懂得无中生有的智慧。
表面看是缺钱,其实是你缺少整合变现的能力。越高的认知越能获得赚钱的更多可能。鬼谷钱经反向操作的智慧手段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实用方法和技巧。高明的手段强调的是以终为始,结果导向。很多人不太明白其中的奥秘玄机,总是认为,我努力就好了,结果一定呈现。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你千万不能盲目相信,盲目相信的结果往往可能就是碌碌无为。
努力有没有用?有用,但不是充要条件。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法不对,努力有罪。现实中的教训就是:手段比努力更有效果。所谓手段是指更有力度和效果的直接方法。手段更多是从人性入手,其背后暗藏着因果逻辑。强化手段技能有四个按钮,从人性入手叫智慧,从心理入手叫权谋,从逻辑入手叫科学,从情感入手叫艺术。

有钱人的偏方 · 借势蜕变
真小人好过伪君子。有个后生姓L,创业初期,他做制衣工厂时,一个客户也没有,一张订单也接不到,非常彷徨。因为太年轻,没有后台,没有人愿意相信他。初出茅庐的他,没有势力可言,便只去找好朋友的父亲帮忙,希望朋友的父亲能助他一臂之力。朋友的父亲拥有当地最大的制衣工厂,制衣行业无人不知。
L后生邀请朋友的父亲出来,向他讲出自己的困境。朋友的父亲眉头一皱,问:你想我怎样帮你?借钱给你?L后生摇头说:不用!朋友的父亲继续问:是让我入股吗?还是想要我给你分订单?或者是帮你介绍生意?L后生坚定回答:都不是!朋友的父亲一脸茫然,不知道他究竟想要什么。L后生解释:我既不向你借钱,也不让你入股,更不需要你替我介绍生意,我是想要向你借势用势!

具体点就是要向你借一张百万元的支票,我也保证绝不将这张支票兑现!朋友的父亲想了一想,恍然大悟,立刻夸L后生英绝顶聪明,说他前途无可限量,况且区区一张不兑现的支票根本就是举手之劳。后来L后生拿着这张支票,对一些不相信他的厂家说:你不给我生意,我知道可能是你不相信我,这不能怪你们。但是,你看一看我手上的支票,这是一百万,我已做成第一单生意,是大厂家开的,你们可以不信我,也要相信他,即使你不信他,也要相信他这张支票上的公司印章。
厂家们见到支票,确定是大厂家的公司印章,又有大老板签字的。于是,人人都误以为他有后台撑腰,于是传闻开始在商场上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最后其他厂家都纷纷愿意与他合作。古时三国演义,有孔明摆下万人称颂,千古绝唱的空城计,今有L后生布下的借势用势阵,这就证明了无中生有借势蜕变的智慧。

无中生有 · 借假修真
钱隐于无形,呼之欲出。通过对周边资源的整合,创造出新的价值来,钱跟着就来。整合以共赢多赢为前提,扬长补短,拾余补缺,互通有无,你就能创造新的价值,有价值才会有金钱。很多人经常羡慕别人资源好,赚钱快。一个真相:所有资源的背后其实是人。我们一定可以通过和他人的链接以及交换,获取你想要的任何资源。
资源和金钱一样,就在那里,对所有人平等。资源的价值在于流动,谁能最大化发挥资源的价值,资源就倾向被谁控制和使用。所以,表面上看是,你是缺少资源,其实质是你不懂得如何通过交换来控制资源。资源存在社会上有四种形式:为我所有,为我所用,为我所控,如是我有。
大部分人都限于前两种形式而沾沾自喜,真正的高手,恰恰不太重视前两者,而是不断在后两种形式上下功夫,尤其是修炼到了第四种境界:如是我有——即社会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我的,只要我想去调配,我就一定能够做到。

价值包装 · 错觉管理
包装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就是要提升价值,所谓价值完全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包装并不是弄虚作假,它是合情合理的价值塑造手段,就好像鬼谷钱经十三篇中反向操作智慧的具体应用一样,让你掌握杠杆借力的相关技巧。包装的手段就是在没有良心冲突下,策略性利用人类的错觉判断,间接向他人展示你要他相信的现象,以让对方做出对你有利的假设。
错觉管理的法则:在我们的脑中,我们对任何的事物,只有三种判断:价值高,价值低和价值平。当一样事物被判断成价值高时,我们就会因趋利而追求。当某事物被判断成价值低时,我们就会因避害而舍弃。每一件事物都会有其所附带的征兆,如看到烟时,我们会判断那是有火的关系,当看到海洋上出现十呎高的冰山,我们会判断冰山其余整百尺的部份藏在海面下。要人相信你有火,你就制造烟。
兵者诡道也。商场上,当你向客户报价时,即使你报了一个全城最便宜的价钱,客户在内心深处也不一定完全接受你的诚意;相反的,有些客户还会皱着眉头追问:你的价钱还是有点贵,还能提供什么特别的服务?其实,只要是人,三岁前就开始懂得怎样“包装”自己的要求,到了三岁后就开始会比较娴熟的复杂“包装”,目的是不要给别人完全知道他的内心世界。人的正常成长过程,就是要决定什么东西可以给别人知道,什么东西不可以让人知道,从而开始划出他个人的界限。

“包装”也是动物谋生求存过程中的一种基因和本能,自然界中经常有一些弱小的动物,天生都懂得利用保护色或警戒色来伪装自己,逃过被捕杀的厄运。为什么人会伪装?其出发点很简单,离不开三大原因:第一是为了要保护自己,第二是维护双方的关系,最后是自利的行为。
假使你拿一块手掌般大小的石头从山顶丢下山,石头可能会被撞击成四分五裂。但是,如果你是在大雪山顶往下丢,那块石头滚下雪山的同时也会将细细的雪花聚集,变成雪球,然后越滚越大,到最后其势将如同雪崩,声势浩大。单单是观其下跌之势,必吓得人人心惊胆战。这就是:势的力量!
势,可以在心理和感官上造成不一样的效果。动物也会造势。猫要打架前,全身的毛一定会竖立,尾巴翘起,隆背和竖耳,目的就是要让你产生它的体积变大的错觉……谨记:当你的内容和其他人都是一样的时候,“包装”会比内容更重要!

友情提示:脱困的智慧
易经里关于困卦的解说是: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泽中无水,是为困,是处于匡乏不利的环境下。但环境是暂时的,只要沉得住气,抓紧时间为自己储备筹码,制造有利条件,终会等到转机的出现。易经说过,人只要一动,会有四种可能性:吉、凶、悔、吝。简单来说,一动有四分之一是吉,其他的四分之三都是不好的。
所以中国人有句老话:一动不如一静。运气不好的时候,任何的轻举妄动,都可能招致更大的灾殃;低调、安静,是最安全的做法。易经转了一个大圈无非是说,你处于困境,最好的方法,不是急于脱困,也不要相信有神仙能来救你,最重要的还是不要以为在商业交流平台中的聚集者会帮助到你。
相反的,你要潜龙勿用,韬光养晦,安于困中,慢慢开出一口井。有井才会有水,有水你才能出动!因此,困卦之后,接下来就是井卦。又比如你被困在一团乱绳里,越挣扎就会越困,本想越快脱困反而会越困。你唯一的出路是:全身不动,眼观乱中有序的乱绳,慢慢脱困方为上策。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saren.net/1106.html